rr
第一,有利于潜能的开发。
阅读是一项全面发展幼儿注意力、观察力、记忆力、想像力、思维能力的智力活动。在阅读的过程中,各种智力都要全面参与,每个汉字都是音、形、义有机联系的符号刺激物,婴幼儿学习汉字有利于右脑开发,而右脑开发对其智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。知识源源不断地进入婴幼儿的大脑,为他们的智力潜能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第二,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培养。
婴幼儿早期阅读可以陶冶良好的个性,形成爱读书、好学习的习惯及崇尚知识的情操。儿童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勤劳与懒惰、善良与邪恶、勇敢与怯懦等动人的故事,幼儿掌握一定数量汉字后,就能通过阅读,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,形成健康的人格。
第三,有利于丰富知识,开阔视野。
学习从阅读开始,阅读是学习的基础。当幼儿一旦掌握了书面语言这一工具性机能后,就能从一个被动的学习者转变成为主动的学习者,通过自主阅读,获取多种信息,汲取知识宝库中丰富的营养,从而增长见识,开阔视野。
第四,有利于自信心的增强。
自信心是学习成功的基本要素,由于阅读自然涉及到文字,而识字的幼儿比不识字的幼儿多知、多会,自然得到成人的鼓励、夸奖机会更多,他们会从鼓励、认同、夸奖中获得自信。这种自信心是他们阅读的一大推动力,也是其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成绩的心理优势。
第五,有利于元认知调控能力的培养。
婴幼儿早期阅读的最大优越性是使其从小培养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。世界上任何领域的优秀人才,都不是靠老师硬灌出来的,只有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,才能主动吸取前人的知识精华,提出新问题,找出新办法。而这些优秀的个性品质最易在早期阅读和日后的广泛阅读中形成。
第六,有利于优化基础,促进幼小衔接。
根据有关研究证明:人的阅读能力,主要在3~8岁期间形成。学龄前是发展幼儿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机,幼儿只有成为自主阅读者时,才算真正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。按传统做法,幼儿到一年级后才开始识字,到二年级也无法进行自主阅读,写作能力也随着向后推移,学习的主动性、适应性、成就感等就会受影响。无疑,这就耽误了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最佳期,降低了学习的成效。入小学前,认识1200~1500个左右的常用字,不失时机地抓住幼儿识字的最佳期,培养前阅读能力,对幼儿入学后自信心的确立、学习能力的适应、学业成就的取得及持续性发展都是很有利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