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金教育讲解韦编三绝的故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发布时间:2016/10/13 10:57:37       分享:


  今天黄金教育小编为大家讲解韦编三绝的故事,供大家参考和学习,大家赶紧过来围观吧。

  黄金教育讲解韦编三绝的故事
  【韦编三绝的故事】:
  
  孔子曾说过他的学问都是通过刻苦钻研得来的。孔子幼年丧父,家境贫寒,没能受到良好的教育,只能通过自学来获得知识。他从十五岁开始发愤读书,因为没有人教,在学习上碰到难题就多方请教。
  
  他不耻下问,请教过做官的人,也请教过普通老百姓,请教过白发苍苍的老人,也请教过头上梳着小辫儿的儿童。孔子虚心好学,学无常师,三十岁时便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学者。
  
  那是还没有纸张,制作书籍的材料主要是竹子。一般是把竹子削成一片一片的竹签,刮去上面的青皮,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刻字。称为“竹简”。写成一部书要许多竹简,书的内容全部写上去以后,要用牢固的牛皮绳子把这些竹片按顺序编联起来,就可以阅读了,这样的过程就叫做“韦编”。
  
  由于一片竹简只能写很少的字,所以如果一部书的字数很多的话,那就需要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竹片。像《易经》这样的书,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联起来的,因此相当沉重。
  
  孔子到了晚年才开始学《易经》。《易经》是很难读懂的一部古书,孔子下了很大的功夫,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,同时也为了给弟子们讲解,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《易经》,这样读来读去,把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好几次,不得不换上新的再读。

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,孔子还谦虚地说:“假如我能多活几年,我就可以理解些《易经》的文字与内容了。”
  
  【韦编三绝的意思】:
  
  韦编: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;三:概数,表示多次;绝:断。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。比喻读书勤奋。
  
  韦编三绝”是孔子勤读《易》书的一则典故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载:"孔子晚而喜《易》,序《彖》、《系》、《象》、《说卦》、《文言》。读《易》,韦编三绝。曰:'假我数年,若是,我于《易》则彬彬矣。'"传统说法,孔子晚年喜欢读《易》,并且撰写了《彖》上下、《象》上下、《系辞》上下、《文言》、《序卦》、《说卦》、《杂卦》等,合称"十翼",又称《易大传》。
  
  【孔子的简介】:
  
  孔氏,名丘,字仲尼,祖籍宋国栗邑,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,出生地鲁国陬邑,今属山东省曲阜市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、大教育家。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,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。
  
  晚年修订六经,即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《易》《春秋》。相传他有弟子三千,其中七十二贤人。孔子去世后,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,整理编成儒家经典《论语》。
  
  相关文章:守株待兔的寓意
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东郭先生和狼读后感
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囊萤映雪的主人公是谁

黄金教育

呆呆超人网是儿童游戏,儿童童谣大全,

儿童动画片,儿童故事网站。

网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,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本站,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

Copyright © 2021 Golden Educ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. 广州黄金高德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

广东省教育厅批准设立教育网站:粤教信息[2012]1号 穗公网监备案证第4401060100534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:粤网文[2020]3726-218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粤B2-20110452

黄金教育官方微信

微信订阅号

呆呆超人手机站

手机网站

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2076号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粤ICP备17131675号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